• 400-881-3721
【20230810期】带你认识凝血酶-抗凝血酶III复合物(TAT)的临床应用
2023-08-11
凝血酶——是监测血液中高凝状态的最佳视角,但由于凝血酶半衰期短,实验室难以直接检测。因此,半衰期较长的TAT逐渐被作为评估凝血酶负荷的标志物。

TAT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以1: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,如血浆TAT水平显著增高,提示血中凝血酶大量生成,在短时间内高负荷蓄积,多见于高凝状态进展期、血栓形成急性期。TAT可作为凝血酶生成的分子标志物,直接证实凝血系统的活化。凝血酶活化的指标,升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,辅助诊断DIC,检测溶栓效果及血栓复发情况。

临床特点

凝固系统:TAT的检测可以早期预测血栓的形成和再栓的复发

TAT是凝血活化早期的标志物,可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测。

血浆半衰期TAT:3-15分钟 ,凝血系统激活的直接标志物,提示血栓形成倾向。

TAT:参考范围:<4.0 ng/mL

TAT显著升高,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、癌症、心肌梗死、周围动脉闭塞、缺血性脑卒中、早期DIC、肝硬化和肝癌。

TAT与相关疾病

01
TAT与静脉血栓


大多数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患者,血浆TAT有不同程度增高:

①TAT增高的程度往往与患者原发疾病密切相关(尤其是肿瘤、严重创伤)。

②血栓负荷较轻,但血浆TAT显著增高,考虑隐匿病因。

③如果血栓急性期患者的血浆TAT水平正常,提示抗凝血酶缺乏。

④高水平TAT提示VTE风险,其增高特征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以及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。

02
恶性肿瘤与 VTE


①恶性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高凝状态和血栓风险贯穿病程始终。

②肿瘤类型和分期、年龄、遗传、合并疾病等是造成癌症患者的血栓风险个体化因素。

③手术、制动、TKI类靶向药物、药物副作用等是造成癌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因素。

④准确识别VTE高危患者,合理使用药物/机械性预防措施,可降低显著VTE发生率。

⑤TAT筛查下肢和骨盆骨折术后VTE,术后发生静脉血栓(VTE)的患者,在术后第1 d、第3 d和第7 d,TAT和D-二聚体水平高于未发生VTE的患者。

03
TAT与癌症患者VTE风险


近年研究发现,血浆TAT测定有助于识别癌症患者以及外科术后的VTE风险。
临床观察显示:

TAT显著增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、肺癌、乳腺癌、卵巢癌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。

①TAT增高提示:癌症患者的高凝状态、VTE风险。

②TAT与癌症转移、1年内死亡风险密切相关。

③TAT增高与癌症转移范围(转移癌高于原位癌)相关。

④TAT增高与癌症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。

04
TAT与肝素抗凝


①TAT可用于监测抗栓治疗,血浆TAT浓度在肝素抗凝治疗初期有所增高,但当达到抗凝治疗水平时,TAT则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,因此动态评估有助于临床对抗凝效果的评价。

②连续监测TAT,能有效评估腹腔镜围手术期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。

③TAT能有效反映术前应用LMWH预防腹腔镜术中、术后DVT的疗效。

④TAT可监测心腔内血栓的抗栓治疗,能敏感反映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在疗效上的差异,有效预测房颤患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,还能反映接受消融治疗后凝血活化状态。

05
TAT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变化特征


在围手术期,动态监测TAT有助于评估骨科围手术期患者VTE风险,术后TAT监测有助于指导抗凝治疗。

06
动脉血栓急性期的凝血活化


严重下肢缺血患者,术后第 7 d 的血浆TAT 水平增高,可作为预测术后30 d内的再狭窄事件发生的独立指标。

07
血栓标志物识别缺血性脑卒中的隐匿性疾病


隐源性卒中患者在短期随访期间更可能出现新的恶性肿瘤、静脉血栓栓塞、高凝状态,有助于评估导致隐源性卒中的潜在病因。缺血性脑卒中血浆中出现与病情不匹配 or 无法解释的高凝状态,提示合并潜在疾病。

08
TAT与心肌梗死/溶栓疗效评估



①动脉血栓:凝血途径动员程度、血栓负荷较低。

②多数心肌梗死患者,TAT水平轻度增高。

③rt-PA溶栓初期,TAT浓度显著增加。

④再灌注的早期阶段,TAT进行性增高。

⑤溶栓2 h后,TAT迅速降低,提示治疗有效。

⑥如治疗36 h后,TAT再度增高,提示再梗死。

09
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持续增高预示不良临床结局


血浆TAT水平预警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,在颅脑损伤相关凝血病患者中,血浆TAT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,且高水平TAT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患者的继发性脑损害。

010
肝病


①血浆TAT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(重症患者显著高于非重度患者),急性肝衰竭时TAT升高提示不良预后。

②在肝病患者中,TAT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(Model for End-Stage Liver Disease,MELD)评分的增高、腹水和静脉曲张显著相关,能有效预测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内的死亡率(与MELD等效)。

③TAT以5.35 ng/mL、14.60 ng/mL、13.50 ng/mL和9.25 ng/mL为临界值时,能敏感识别新发腹水、静脉曲张破裂出血、门静脉血栓形成和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,有助于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制定预防策略。


总结



TAT是凝血酶大量蓄积的标志,与高凝状态和血栓风险密切相关。

❖TAT存在性别、年龄差异,高龄人群TAT水平上升,女性高于男性。

❖TAT可用于静脉血栓风险评估/预测和排除诊断。癌症患者血浆高水平TAT不仅与静脉血栓风险相关,也提示预后不良。

❖TAT可作为监测心脑血管疾病(心房内血栓)的病程发展、临床转归的标志物。

❖TAT用于继发性凝血病(DIC、TBI-AC)的病情评估和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。

❖随病程发展or治疗,动态监测TAT优于单一时间点监测。

❖在不同临床背景下,TAT选择性与其他指标联合评估效果更佳。

❖应用于不同疾病or不同诊疗目的时,采用不同的TAT临界值。

来源:
1.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验室监测》
2.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2.J Orthop Surg (Hong Kong). 2017 Jan 1;25(1):170840616684501. doi: 10.1177/0170840616684501.
3. J Arthroplasty. 2018 Mar;33(3):684-687. doi: 10.1016/j.arth.2017.10.016.
4.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第10期第45卷第10期Chin J Lab Med.Oetober 2022. Vol. 45.No. 10
5.张伯玮,任静,张珠博,田野,邓全军,门剑龙.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持续增高预示不良临床结局,中华检验医学杂志,2021-5